石家庄肿瘤

乳腺癌术后芳香酶抑制剂哪家强

2022-04-19 11:27:07 来源: 石家庄肿瘤 咨询医生

乳腺癌术后芳香酶抑制剂哪家强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因此,至少对于3697例激素受体阳性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绝经后意大利女性患者,3种芳香酶抑制剂的 相似,术后5年芳香酶抑制剂并不优于术后2年他莫昔芬→3年芳香酶抑制剂(1级肌肉骨骼副作用反而较多)。 编者按:所有雌激素都由芳香酶将雄激素芳香化而成,芳香酶抑制剂可以抑制雄激素芳香化为雌激素,减少雌激素生成,从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芳香酶抑制剂可以分为2类3代,其中第3代甾体类(芳香酶不可逆自杀性灭活剂)包括依西美坦,第3代非甾体类(芳香酶可逆性竞争性抑制剂)包括来曲唑、阿那曲唑。芳香酶抑制剂辅助治疗乳腺癌的最佳方案尚不明确,而且既往尚无研究对3种芳香酶抑制剂(依西美坦、来曲唑、阿那曲唑)进行直接比较。 2018年2月23日,英国《柳叶刀》 学在线发表意大利腓特烈二世大学、坎帕尼亚大学、萨萨里大学、卡代尔利医院、巴勒莫大学、热那亚大学、圣马蒂诺医院、国立埃琳娜王后癌症研究所、唐卡拉布里亚圣心医院、西尔维斯特里尼医院、圣安娜迪康纳医院、托斯卡诺 研究所、伦泽蒂医院、贝尔科勒医院、坎 洛研究所、毛杰里基金会、维托法齐医院的研究报告,对不同类型芳香酶抑制剂(依西美坦、来曲唑、阿那曲唑)按不同疗程(2年他莫昔芬→3年芳香酶抑制剂、5年芳香酶抑制剂)辅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进行了调查。 该多中心非盲随机3期研究(FATA-GIM3)于2007年3月9日~2012年7月31日入组3697例经组织学证实为激素受体阳性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手术完全切除后绝经后女性患者(无论病理学 大小和腋窝淋巴结状态,主要排除标准为疾病复发或转移,既往接受他莫昔芬治疗、激素补充治疗、过去10年有其他恶性 )按不同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状态、既往化疗、病理学淋巴结状态进行分层后通过计算机最小化程序随机分配接受6种不同的治疗方案: 转换策略(意向治疗1850例,实际治疗1761例) 2年他莫昔芬每天20mg→3年阿那曲唑每天1mg(611例) 2年他莫昔芬每天20mg→3年依西美坦每天25mg(621例) 2年他莫昔芬每天20mg→3年来曲唑每天2.5mg(618例) 抢先策略(意向治疗1847例,实际治疗1766例) 5年阿那曲唑每天1mg(615例) 5年依西美坦每天25mg(617例) 5年来曲唑每天2.5mg(615例) 患者和医生均知晓治疗分配。主要终点为无病生存。预设5年无病生存相差2%为抢先策略优于转换策略的最小临界值。对所有意向治疗患者进行主要 分析,对所有实际治疗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随访仍在进行。该研究的欧洲临床研究数据库(EudraCT)编号:2006-004018-42,美国临床研究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编号:NCT00541086。该研究由意大利药品管理局提供资助。 结果发现,中位60(4分位:46~72)个月随访后,各个中心报告发生无病生存事件(乳腺癌复发转移、对侧乳腺浸润癌或导管原位癌、其他恶性 、任何原因所致死亡)401例,其中: 转换策略:211例(11%) 抢先策略:190例(10%) 5年无病生存率: 转换策略:88.5%(95%:86.7~90.0) 抢先治疗:89.8%(95%:88.2~91.2) 风险比:0.89(95%:0.73~1.08) P=0.23 阿那曲唑:90.0%(95%:87.9~91.7)无病生存事件124例 依西美坦:88.0%(95%:85.8~89.9)无病生存事件148例 来曲唑:89.4%(95%:87.3~91.1)无病生存事件129例 P=0.24 未发生预料之外的严重不良反应或治疗相关死亡。 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肌肉骨骼副作用: 转换策略:130例(7%) 抢先策略:128例(7%) 抢先策略的1级肌肉骨骼不良事件较多: 转换策略:745例(42%) 抢先策略:924例(52%) 各组其他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2%。 因此,至少对于3697例激素受体阳性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绝经后意大利女性患者,3种芳香酶抑制剂的 相似,术后5年芳香酶抑制剂并不优于术后2年他莫昔芬→3年芳香酶抑制剂(1级肌肉骨骼副作用反而较多)。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时,应该考虑患者的偏好、耐受性、经济条件限制(毕竟芳香酶抑制剂比他莫昔芬贵很多)。 对此,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圣奥古斯丁医院发表评论:为了患者提供更多芳香酶抑制剂辅助治疗选择。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