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肿瘤

乳腺癌领域近期发生了哪些大事儿

2022-04-19 14:16:38 来源: 石家庄肿瘤 咨询医生

乳腺癌领域近期发生了哪些“大事儿”?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人体中有几十种酶需要利用或者结合铜以发挥作用--金属捐出或接受电子时能催化关键生物化学反应。而 ,可能属于特别依赖于金属的类别。比如说铜元素能促进血管生成,而血管的生长是伴随着 的膨大。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 ,其中99%的乳腺癌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癌严重威胁着现代女性的健康和生命,有数据表明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也不容乐观。乳腺癌研究一直是 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下面就带领大家浏览一下过去一段时间在乳腺癌研究方面都有哪些突破性进展。 1.两篇Nature文章同时发现导致乳腺癌异质性的关键突变 来自比利时和荷兰的科学家分别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两篇文章,他们在癌基因PIK3CA中发现了同一个重要突变,可能是导致乳腺 异质性产生的重要原因。 在其中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遗传方法在小鼠中发现了PIK3CA诱导 的细胞来源以及PIK3CA基因上发生突变对 异质性的影响。他们利用小鼠模型发现Pik3caH1047R突变在基底细胞中以生理水平表达,能够诱导形成luminalER+PR+ ,而利用另外一种小鼠模型发现,该突变在luminal细胞中表达也会诱导形成luminalER+PR+ 或基底样ER-PR- 。这表明Pik3caH1047R突变的出现能够改变单能祖细胞的细胞命运。 这些发现对于我们理解调控 异质性产生的分子机制并开发阻断PIK3CA乳腺癌发生的新治疗策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2.Science:乳腺癌治疗新风向--"铜" 人体中有几十种酶需要利用或者结合铜以发挥作用--金属捐出或接受电子时能催化关键生物化学反应。而 ,可能属于特别依赖于金属的类别。比如说铜元素能促进血管生成,而血管的生长是伴随着 的膨大。 铜与癌症的"对接"是在几个研究小组的发表研究后证明。研究发现铜增强血管生成,对于需要生长和转移的实体瘤十分必要。 在这篇science杂志报道的新闻中,对针对"铜"开发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总结。 3.Nature:黄体酮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来自澳洲Adelaide大学及英国剑桥的研究人员使用最先进的DNA读取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绘制出图谱,找到雌激素受体结合DNA的位置和激活的基因。接下来,他们比较了两组乳腺癌细胞的图谱,即有黄体酮和无黄体酮的乳腺癌细胞。结果发现,黄体酮受体可以将雌激素受体重新导向,结合到不同的DNA区域,从而激活不同的基因,抑制 细胞的生长。 此项研究技术可以用来测试,现有的和新型的 治疗方法,基于患者对 治疗的反应,这种技术在将来有望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该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它帮助阐明了黄体酮作用的奥秘。 4.NatComms:定位乳腺癌复发早期和微转移 凯斯西储大学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磁共振成像(MRI)可检测乳腺癌的复发和快速生长的 的早期迹象。研究人员使用的这种技术可以检测到只有几百个细胞大小的微 ,具有从低风险 中区分侵袭性 的可能性,推动了成像技术的界限,提供了改进的早期复发乳腺癌患者的检测方法。 5.CancerCell:科学家鉴别出促进乳腺癌转移的特殊基因 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了一种诱发乳腺癌的新型基因--富含脯氨酸的肌醇多磷酸5-磷酸酶(PIPP),该基因可以增加 的生长并且调节乳腺癌的转移。 这项研究包含三大亮点,分别为1)研究者鉴别出了可以利用靶向作用PIPP来进行治疗的一组病人,同时还鉴别出了PIPP所调节的致癌途径;2)该研究或可帮助鉴别出存在患继发性 风险的病人,从而就可以帮助医生们制定出更好的策略来对恶性 进行靶向治疗;3)本文研究为科学家们后期开发新型潜在的药物来治疗原发性癌症及抑制癌症生长提供了新的思路。 6.CellRep:新研究或可抑制乳腺癌转移 来自比利时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减少PHD2氧气传感器的表达就可以损伤乳腺癌细胞转移到机体其它组织的能力。 研究者指出,阻断PHD2的表达就可以抑制 的生长,而PHD2的抑制导致 转移停止主要是通过使得 血管正常化及对癌症激活的成纤维细胞去活化来完成的;在 组织中,支持性的成纤维细胞会变得高度激活同时其会作为结缔支持组织以帮助癌细胞在机体中实施扩散。 研究人员表示后期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深入剖析PHD2抑制剂的治疗潜力,从而为开发新型疗法来抑制PHD2的功能,进而治疗乳腺癌提供思路和基础。 7.Scienceadvance:科学家揭示乳腺癌病人为何抵抗HER2靶向药物 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发现HER2二聚体在一小群休眠的SKBR3乳腺癌细胞中发生缺失,这一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特性,可能在靶向HER2的抗体治疗过程中促进了乳腺癌细胞对此类抗体药物的抵抗,导致新的 形成。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一种新技术对HER2膜蛋白的局部改变及其二聚体的形成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一小群休眠的SKBR3细胞中,HER2二聚体会发生缺失。但这一小群细胞是否在靶向治疗过程中存活下来并在乳腺癌后期导致药物抵抗的发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证明。 8.ClinCancerRes:高端技术强强联合或明显改善乳腺癌筛查特异性 来自中国西京医院的研究者通过与NorrisCott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进行联合研究,将两种成像模式进行结合,即将近红外光谱成像(NIRS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进行结合,成功地增加了对乳腺癌筛查的特异性。这项研究首次将NIRST技术同MRI技术相结合,通过加入NIRST成像步骤,有效改善了MRI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上的特异性。 研究者Paulsen说道,我们研究发现,NIRST和MRI技术的联合作为临床上进行乳腺癌筛查是非常可行的,两种技术联合后可疑有效改善对乳腺癌特异性的判断;下一步研究者计划对联合技术进行完善来改善临床的使用,从而使其作为临床上 磁振造影的一种可行标准化判断标准。 9.CancerRes:鉴别出可促进乳腺癌转移的特殊蛋白 来自隆德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机体 血管中活化素样受体激酶(ALK1)蛋白处于较高水平的乳腺癌患者或更易发生癌症转移。 利用多个乳腺癌小鼠模型进行研究,研究者Pietras及其同事发现,携带ALK1抑制剂的小鼠模型或可明显抑制机体中癌症转移的发生,同时结合一定的化疗方法或可有效抑制原发性乳腺 向肺部的扩散。 研究者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或为后期阐明ALK1蛋白的表达引发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思路,同时也会开发特殊的个体化干预疗法来抑制患者乳腺癌的转移提供希望。 10.BMCMedicine:肥胖可能促进男性乳腺癌发生 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肥胖趋势的增加与男性乳腺癌发生率的增长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性,研究证明细胞能够将胆 转化为一种化合物,模拟雌激素的活性,而肥胖男性体内胆 水平更高,因此在其体内这种雌激素类似化合物的含量也更多,可能在促进癌细胞生长方面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11.Oncotarget:科学家鉴别出可促进乳腺癌发生转移的特殊靶向基因 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名为AF1q的基因或可使得乳腺癌细胞变得更加具有侵略性,AF1q基因是TCF7/Wn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其可以控制癌细胞的行为,该基因表达的增加会促进 细胞的发育和生长,同时会抑制天然的细胞死亡,而AF1q基因显著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往往预后较差,而且AF1q基因阳性的癌细胞对化疗更容易产生耐受性。 因此AF1q基因表达的增加或许可以作为预测癌症患者预后较差的一个指标,然而AF1q同时也可以被用于作为开发新型疗法的靶点,后期研究人员还将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来阐明该基因为何会促进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同时他们还将开发新型的靶向个体化疗法来有效抑制乳腺癌的转移。 12.PNAS:TLR4--乳腺癌中的"双面人"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抑制免疫受体蛋白TLR4可能并不适用于治疗所有癌,TLR4在乳腺癌中既可促进癌细胞生长也可抑制癌细胞生长,而这种看似矛盾的作用则主要取决于TP53发生的突变类型。 研究人员发现TLR4要发挥促 生长功能还需要依赖TP53的活性,在一些TP53为野生型的乳腺癌细胞中,TLR4并不能发挥癌基因功能,与之相反,它可以作为生长抑制因子发挥作用,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抑制TLR4会变得非常危险,这会促进 细胞的生长。 这项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TLR4的癌基因作用发挥,合理使用靶向药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3.Oncogene:microRNA让乳腺癌化 果更好 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发现基因毒性治疗方法能够显著增加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miR-181a的表达,miR-181a进而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存活,并在阿霉素处理条件下增强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同时,miR-181a的高水平表达还与乳腺癌病人进行化疗治疗后的无病生存率和整体生存率低下有密切关系。 这表明化疗药物治疗情况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产生治疗抗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miR-181a的表达上调,因此miR-181a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靶向位点,对于解决化疗药物抵抗,提高癌症治 果具有重要意义。 14.Cancerresearch:携带siRNA纳米颗粒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转移 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Zheng-RongLu研究小组针对β3整合素设计了siRNA并通过纳米颗粒进行体内转运能够显著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转移和复发。 他们利用携带siRNA的纳米颗粒处理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能够有效抑制β3整合素的表达,减弱TGFb介导的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侵袭。随后,研究人员利用静脉注射的方法将改造后携带siRNA的纳米颗粒注入小鼠静脉,结果发现小鼠原位 负荷减小,并且显著抑制了癌细胞的转移。这项研究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15.Naturecommunication:表观遗传与乳腺癌症干细胞新研究 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科研进展,他们发现甲基转移酶DNMT1在乳腺干细胞和癌症干细胞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DNMT1靶基因ISL1在乳腺 和癌症干细胞中显著下调,其过表达会抑制乳腺 生长。因此DNMT1-ISL1途径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治疗靶点,可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