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肿瘤

肺癌骨转移有哪些处理方法你还没掌握

2022-04-19 19:58:37 来源: 石家庄肿瘤 咨询医生

肺癌骨转移 有哪些处理方法你还没掌握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MRI对于骨转移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MRI有优于全身骨显像的敏感性,当怀疑骨转移,全身骨显像和X线平片仍不能确定时,可行MRI检查提供诊断证据。MRI对骨髓腔内的早期转移灶有很高的灵敏度,是评价骨转移骨髓内浸润的首选工具。 目前肺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仍居第一位。并且肺癌发病隐匿,确诊时大约50-70%为晚期,10-15%的肺癌患者出现骨转移的情况,很多患者是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骨转移的好发部位在脊柱和躯干骨近端,最常见的部位是胸椎及腰椎,主要以溶骨性病变为主。 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肺癌患者骨转移的具体情况。 临床表现 骨痛 主要是因为 增大,分泌一些炎症介质、侵犯骨膜神经等组织会引起比较严重的疼痛症状。 骨相关事件 病理性骨折,骨放疗,骨手术,脊髓压迫,高钙血症。 诊断 当肺癌的患者出现骨痛/骨折、脊髓或神经受压症状、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钙血症的情况时需要检查有没有骨转移的情况。 骨扫描 首选的筛查方法,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优点:灵敏度高、全身骨组织一次成像不易漏诊。缺点:可以呈现出假阳性的情况。 PET-CT 优点:可以在临床中早期诊断骨转移瘤,对骨转移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均比较高。 缺点:不同的显影剂对不同类型的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意义不同,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显影剂才能更好的做出诊断,另外就是价格昂贵。 X线 优点:对骨转移瘤有一定的特异性,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仍是诊断骨转移的主要诊断工具。 缺点:难以发现早期病变,灵敏度低,作为一种补充的评估手段。 CT 优点:对全身骨显像检查阳性而X线平片阴性、有局部症状、疑有骨转移、MRI禁忌的患者较有价值,敏感性及特异常较高;能够精确地显示骨质破坏及其周围软组织肿块;增强CT有助于显示骨转移瘤的血供特点及病变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 缺点:对于骨皮质的早期转移、骨转移骨髓质的浸润,CT诊断的敏感性较低。 MRI 优点:MRI对于骨转移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MRI有优于全身骨显像的敏感性,当怀疑骨转移,全身骨显像和X线平片仍不能确定时,可行MRI检查提供诊断证据。MRI对骨髓腔内的早期转移灶有很高的灵敏度,是评价骨转移骨髓内浸润的首选工具。且MRI有助于骨转移与其他骨病变的鉴别。 缺点:操作时间较长,对于伴随有骨相关时间的患者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可增加患者痛苦。 骨活检 病理学诊断是肺癌骨转移确诊的金标准。临床实践原则为:如果肺癌诊断明确,且全身多发骨破坏病灶,骨活检为非必须操作;如果肺癌诊断明确,但仅出现孤立性骨破坏病灶,则应积极进行活检。 诊断标准 肺癌骨转移的诊断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①临床或病理诊断肺癌,骨病变活检符合肺癌转移; ②肺癌病理诊断明确,具有典型的骨转移影像学表现。 治疗方案 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缓解症状及心理痛苦、预防或延缓病理性骨折等SREs。综合治疗方式包括:肺癌(原发病)的系统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放疗、手术、止痛、双膦酸盐和心理支持治疗。 原发病治疗 可以根据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癌患者含铂双药联合化疗是标准一线方案,在缓解率和生存期方面均显著优于单药方案。推荐以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含铂双药方案。 对于伴随有驱动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可以根据突变的基因选择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 放疗 放射治疗是肺癌骨转移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能够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还能预防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的发生及缓解脊髓压迫症状。 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和放射性核素治疗两类。 外照射 单次放射适用于:①非中线骨转移;②行动不便急需解决骨痛的患者。 多次放射适用于:①因其他治疗止痛无效因疼痛需要放疗的骨转移患者;②有骨折风险患者。 对大多数无椎体骨或重要结构骨转移的初治骨转移瘤患者,可推荐单次大剂量放疗。但再放疗和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高于分次放疗。推荐单次放疗用于活动及搬运困难的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 放射性核素 (1)诊断明确的多发性骨转移 ,99Tcm-MDP骨显像证实骨转移病灶处有浓聚。即使X线检查为溶骨性病灶,只要骨显像该病灶浓聚99Tcm-MDP,89Sr治疗就可能获得 。 (2)原发性骨 未能手术切除或术后残留病灶或伴骨内多发转移者,99Tcm-MDP骨显像证实病灶处有浓聚。 (3)治疗前1周内的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3.5×109/L,血小板≥80×109/L。 注意事项: 1.89Sr治疗前后行局部放疗是安全的,但治疗前后3个月内应避免行大野放疗(半身放疗); 2.在89Sr治疗前4周-8周内、治疗后6周-12周内应停用具有长效骨髓抑制作用的化疗药物; 3.DIC是89Sr治疗后引起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在89Sr治疗前应行凝血功能检测以排除亚临床DIC,尤其应注意近期有血小板急剧降低的患者; 4.应排除非骨 导致的骨痛患者,如脊髓压迫、 组织压迫等; 5.如受 侵犯的骨骼有50%以上的骨质破坏(尤其是四肢骨),或者伴有病理性骨折,应避免单独使用89Sr治疗。
TAG: